市政管道鋪設四大質量控制要點,學會做標桿工程
我們在長期的工程經歷中,完全依靠自身的實踐經驗累積,對一些施工中出現(xiàn)頻度較高的質量通病,在實踐過程中逐步摸索了一些針對性的防治措施如下:
1、溝槽邊坡塌方
A、溝槽開挖本著“先深后淺”的原則進行。
B、溝槽開挖后,如遇暗浜、淤泥質土邊坡出現(xiàn)塌方時,在邊坡上呈梅花型打入止滑樁,在坡腳用草袋裝土堆砌,防止坡腳處水土流失。
C、開挖按要求放坡,坡上堆土應在上口線5.0m以外。
D、在河浜等地區(qū)開挖溝槽,如出現(xiàn)邊坡失穩(wěn),除采取上面措施外,另外采用卸荷的措施,保證邊坡穩(wěn)定。
E、選用合適的支護設備保證支護結構的剛度。
F、當井點降水效果不理想時,采取減少每臺井點泵拖帶井點數量的方式予以解決。
2、管道基礎變形過大
A、管道基礎澆筑,首先條件是溝槽開挖后溝槽排水良好、無積水,槽底的虛土應在鋪設碎石或礫石墊層前挖除,避免間隔時間過長。
B、保持溝槽內無積水。
C、水泥混凝土拌制應使用機械攪拌,級配準確,控制水灰比。
D、在雨季澆筑水泥混凝土時,應做好防雨措施。
E、混凝土基礎澆筑砼后,根據管材類別、混凝土強度和當時的氣溫情況適時排管。
3、管道基礎標高偏差
A、業(yè)主提供水準點后,要進行閉合復測并經監(jiān)理認可。
B、水準儀,事前校驗合格后才能使用。
C、測量人員應提高自身的業(yè)務水平,避免讀尺或計算錯誤,嚴格執(zhí)行測量放樣復核制度。
D、測放高程的樣板,堅持每天復測,樣板架設置必須穩(wěn)固。
E、對相鄰施工段施工,事前應相互校對測量用的水準點,務必達到統(tǒng)一數值,避免雙方銜接處發(fā)生偏差。
4、管道接口滲漏
A、對所采用的管材,必須經過嚴格檢驗,符合產品標準。凡不符合標準者不得使用,特別是卸管后,要再檢查有無損傷、裂縫,承插口有無缺口,包括管材圓度偏差,發(fā)現(xiàn)上述問題應予剔除。
B、凡采用剛性接口(砂漿或細石混凝土),應對承口和插口用水清洗干凈,保持濕潤。有毛口處應鑿清,使用的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的配合比,應符合設計規(guī)定,并隨拌隨用,不得超過初凝時間,嚴禁加水復拌再使用。
C、排設承插管道,承口下部三分之二以上應抹足座灰(砂漿)接口縫隙內砂漿應嵌實,并按設計標準分兩次抹漿,最 后收水抹光。及時進行養(yǎng)護。
D、選用的橡膠止水帶(密封圈)必須符合規(guī)定的物理性能,其質量應符合耐酸、耐堿、耐油以及幾何尺寸標準。
E、鋪設管道安放橡膠止水帶應謹慎小心,就位正確,橡膠圈表面均勻涂刷中性潤滑劑,合攏時兩側應同步拉動,不得扭曲脫槽。尤其遇水膨脹橡膠止水帶要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。
返回列表